台灣運彩
–
運彩200倍扣稅
-那些本季上演大驚奇、冬天簽下大合約的後援投手們下。即時熱搜[嘉義校長,Jeremy李駿傑],在這個以兩篇為單位的系列文中,我在上篇已經寫過了今年六位上演大驚奇、冬天又成功進入自由市場簽下大合約的救援投手中的四位;包括大都會簽下的Anthony Swarzak(兩年1400萬)、費城人簽下的Pat Neshek、Tommy Hunter(都是兩年1600萬)、以及太空人新同學Joe Smith(兩年1500萬)。礙於篇幅限制,我把另外兩位合約更貴、但品質也更出色的救援投手 — 小熊隊花兩年2100萬簽下的Brandon Morrow、遊騎兵用三年2800萬簽下的Mike Minor — 擺在這篇文章中。如果你有興趣研究上面提到的另外四人,歡迎點進文章連結參閱;在這邊,我們就先來談Morrow和Minor。 Brandon Morrow 談到Morrow,我們就不能不談下面這張圖:
2010年後單季直球均速從未大於95.1英哩的Morrow,本季球速呈現爆炸性成長 — 那顆用量近六成的四縫線速球,今年擁有高達97.8英哩的均速。大躍進的球路威力馬上就回饋在成績上 — 以下是他生涯逐年讓打者追打壞球的機率(O-Swing%)、揮空率(SwStr%)的漲跌變化:
暴增的揮空率搭配始終如一的優秀控球,讓Morrow這季以後援身分投出生涯新高的29.1%三振率、24.1%的三振率減保送率:
除此之外,本季Morrow在例行賽甚至一支全壘打都沒被敲 — 這讓他在今年主投的43.2局中,
世足運彩賠率
寫下50ERA-、37FIP-、68xFIP- 的鬼神成績;如果你有興趣想知道,後兩項進階數據都是Morrow職涯單季最佳的表現: 雖然明年邁入33歲,但Morrow的球路威力(速球均速排今年投滿40局的投手中第13快)、本季大爆發的成績(24.1%三振率減保送率排聯盟前30、50ERA- 排第15、37FIP- 排第三)、甚至是季後賽15戰上14場,表現卻仍有一定水準(95ERA-)的精湛演出,都讓牛棚短兵缺將、亟欲補強的小熊甘願掏出千萬年薪,挖走這位原屬道奇隊的後援大將。不過,雖然健康、大回春版本的Morrow的超強壓制力無庸置疑 — 只要他的健康狀況無虞,投球威力絕對是後援之最 — 但偏偏豐富的傷病史正是Morrow最大的疑慮。關於這點,本站專欄作家Brownson寫了一篇很精彩的分析文,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參閱。
今年賽季,Morrow合計在3A、大聯盟和季後賽投了79場球、吃下76.1局;而他去年在各層級加總也投了64局 — 這都還沒算進春訓的工作量。Brownson在他的文章中,不斷指出Morrow有著生涯大大小小的驚人傷痛史。以下是他文章的部分內容: 除了驚人的傷痛史、偏高(33歲)的年紀,前述提到的驚人工作量,
撞球賽程
Brownson也有相關說明: 對小熊來說,這明顯是一筆高報酬、但風險也非常高的買賣。如果Morrow能健康吃下50~60局,以他逼進優質終結者的身手來說,年薪10M根本是小菜一碟、甚至遠低於市場行情 — 而這顯然也是小熊隊簽下他時所打的算盤。但他過去兩年合計超過140局的投球、本季甚至出賽近80場、季後賽更幾乎場場都上;考量他本身就是一個傷痛史驚人、被貼上無數「玻璃屬性」標籤的投手,這筆投資顯然有血本無歸的風險。就如Brownson文章最後的結論所言,該如何嚴格控管其工作量、好好照護他的健康,是未來兩年小熊隊的重要課題。 Mike Minor 若要在市場上找出一個比Morrow更有傷病風險的後援投手,Minor大概就是最好的選項了。自2009年踏進職棒後,他的167場出賽中有165場是以先發身分登板;在2009~2014全職先發的五年間,Minor就是個平庸但不算差勁的後段先發 — 主投652.2局繳出109ERA-、105FIP- 的成績。三振率減保送率13.9%其實還算不錯,但明顯偏低的36.7%滾地球率讓Minor同時得承受更多被敲長打的風險。不過,成績平庸對Minor來說並不是最糟糕的,一口氣奪走他2015、2016年賽季的肩膀傷勢才是 — 開刀後報銷快兩年的他,直到去年才在與他簽下兩年約的皇家隊(3A)復出。
2016年和Minor簽下兩年7.2M樂透約的皇家,眼看他去年在3A的八場先發仍不甚理想(投34.2局防禦率6.23、FIP值5.91),決定讓他今年轉戰大聯盟牛棚。以結果論來看,這個決策沒辦法再更成功了:
全職先發時期三振率20.7%的Minor,本季轉救援後此數值飆漲至28.7%;今年防禦率比聯盟平均低43%、FIP值比平均低39%也都是前所未見的投球效率。成績進步的關鍵原因有三個 — 1.更精準的控球、2.更快的球速、3.暴漲的滑球用量;首先,以下是他2010~2014年(左圖)、以及2017年(右圖)對決右打者的投球進壘熱區分布:
全職先發的五年,Minor雖然沒有太高的保送率,但這不代表他的控球很好 — 相反地,正因為他太常把球投進好球帶內的甜蜜點,反倒使其有被長打風險過高的問題。反觀今年賽季,左投的他在對決右打者時能穩定的將球塞在內角,這是他以前無法辦到的事;生涯每九局會被敲1.07轟的Minor,
2023澳網獎金
本季HR/9下降到0.58或許不是偶然。此外,全職先發時期對戰右打者OPS高達0.734的Minor,今年也讓對方右打的OPS下降0.664。除了控球變準,肩膀動過大刀、還因此連兩年未在大聯盟投球的Minor,今年卻帶著更快的球速強勢回歸 — 以下是他生涯逐年的快速球均速漲跌: 全職先發的五年間,Minor的快速球均速穩定維持在91~92英哩間、比聯盟平均還要慢;但今年轉職後援、卸下長局數投球的包袱後,肩膀受過大傷的Minor球威竟然大升級,直球均速上看94.9英哩、比全職先發最快的賽季還多三英哩、滑球均速89英哩也比職涯平均(86.1英哩)快了三英哩。根據FanGraphs網站作家Jeff Sullivan的研究,過去十年先發轉後援的投手平均球速會上漲1.7英哩;代表Minor增長的球速不僅受惠於更短的投球局數,更健康、甚至經過復健後更強壯的肩膀可能也是關鍵原因。轉後援對Minor還要另一個好處 — 他可以大量使用品質最好的滑球、讓其成為速球以外最被倚重的球路:
相較以往,Minor削減了伸卡球和曲球的用量。擺脫先發束縛後,不再需要第三和第四球種的他可以盡情地投品質最出色的滑球 — 如上圖所示,這顆在全職先發時期用量約15%左右的球路,本季飆漲到35.6%。值得一提的是,Minor的滑球在今年每投100顆所製造的價值(+2.96分),於本季所有後援投手中排第11高,品質之出色可見一斑。球速增快三英哩、投更多拿手球路,使打者這季他的投球出棒後,擊中的機率無論看整體(Contact%)、還是看好球帶內的投球(Z-Contact%),都比以往低很多:
毫無疑問地,如果Minor能繼續這樣投下去,帶著左投優勢、95英哩均速的快速球和犀利的滑球、偶爾還能支援長中繼的特性,他在大多數球隊都能成為牛棚內的王牌;以他今年連60都不到的ERA- 來說,這並非不理性的期待。然而,如同上述Morrow的案例,Minor的健康史是最讓各隊擔心的一環 — 肩膀受過大傷、中間還在MLB缺席過兩年的投手,永遠都不會是安全的賭注;否則在現今這個牛棚王牌普遍都能拿15M以上年薪、甚至更多的時代,Minor的市場價值不會只有年薪900萬的三年合約,更何況他今年月底才滿30歲。 然而,Minor的肩膀病史確實是很讓人擔心的一環 — 考量遊騎兵和他簽的是三年合約,過去兩季有大半時間都在養肩膀傷勢的Minor,未來三年能在大部分時間保持健康嗎?如果可以,他的價值很可能可以輕鬆超越那900萬的年薪;但目前看來這就是個很大的未知數。況且,若是要用這樣的合約賭Minor能將健康狀況維持盈態、或賭他可以維持今年菁英等級的後援數據,或許都是能夠被接受的想法;但根據國外媒體的報導,遊騎兵明年打算讓他當……先發投手。
就如前面所提,Minor已經是個風險夠高的商品,就算你用這張三年合約、以後援投手身分簽下他也一樣;但至少你可以期待他能有大部分時間維持健康、或至少在健康的時候繳出優秀的救援成績。但遊騎兵現在不只和他簽下三年約、還想把他轉回先發,等同得多冒著Minor的投球效率可能顯著衰退、以及工作量大幅加重後可能受傷的風險。或許Minor現階段的肩膀強度比受傷前還好,但轉回先發後,他得重新克服除了速球和滑球外、必須找出可靠的第三球種的難題;且大幅增加的工作量,也不是沒有可能侵蝕近兩年辛苦攢積的肩膀強度、健康狀態。 至少我們已經知道,
玩運彩即時比分
在2010~2014年這段期間(也就是Minor大多數時間是健康的情況下),他在大聯盟的先發成績是略遜於聯盟平均;如今他將要邁入而立之年、肩膀動過大刀且一整年沒有先發,Minor有辦法在這樣的條件下,繳出對得起930萬年薪的先發表現嗎?就算可以,第二、第三年呢?他的投球績效和健康強度能維持到32歲嗎?很顯然,這些都是很大的疑問。當然,我們可以理解遊騎兵隊這麼做的理由 — 他們的先發輪值除了老衰的Cole Hamels之外,根本找不到另一個稍微堪用的先發投手;然而,這支球隊的預算卻已經極為有限,這迫使他們必須玩點有創意的新招。 如果要帶著Minor這張合約進FA簽其他先發投手,也應該都只能買到後段先發等級的球員 — 你我都知道像Lance Lynn、Alex Cobb這類真正的中段先發,不可能會接受三年28M這種對他們來說小到荒謬的報價。與其簽下市場上其他毫無天花板可言、買來終究也只是得到後段先發績效的投手(例如剛和釀酒人隊簽兩年16M合約的Jhoulys Chacin);球威、控球甚至健康狀況看似有所突破、只是尚未證明能轉換到先發位置上的Minor,代表著更多的可能性、更高的天花板。然而,簽下Minor的花費卻不會比買其他後段先發貴很多,這正是遊騎兵願意拿三年約買下他的理由。 當然,遊騎兵簽這筆合約就得承受更高的傷痛風險、但他們同時也認為Minor帶來更高報酬的可能性較高;況且以他們現在的戰績位置而言,高風險高報酬的投資顯然比低風險低報酬的買賣更吸引人。
同場加映:Steve Cishek、Luke Gregerson 這兩位擅投滑球的右投手與標題的論述 — 「本季上演大驚奇、季末簽下大合約的救援投手」— 不太符合。不過,既然他們也在最近簽下了新合約,這邊就把Cishek、Gregerson兩人放在同場加映的位置。明年將滿32歲的前者,前陣子和小熊簽下一張兩年13M的新約、34歲的Gregerson則和紅雀簽兩年11M;依照優質後援投手在今年FA動輒超過800萬年薪的行情,市場明顯將這兩人認定為二線選項的中繼投手。除了他們簽的合約比對市場行情算不上「大合約」以外,兩人本季的成績也不算大驚奇 — Cishek的防禦率創新低但進階數據符合生涯均值;Gregerson則是ERA、FIP都遜於聯盟平均。 但事實上,兩人其實都是比想像中好用很多的優質後援武器。小熊和Cishek簽下的新約就看起來應該會有不錯的投報率 — 包括小聯盟層級在內,他在2010~2016年間每季都投滿60局、維持健康的能力相當出色;直到今年他才因為臀部傷勢缺席部分比賽、但仍然留下44.2局投球紀錄。除了工作量穩定,他的投球效率更是強而穩健 — Cishek在MLB的七個賽季中,有五年的防禦率比聯盟平均低超過30%、而且他的ERA- 從未高於95,代表他每年的績效至少都是優於均值。他生涯的ERA- 低到僅有71,自2011年後所有投滿400局的投手中,只有12位投手的防禦率比他更出色。
Cishek的進階數據也顯示這位右手側投確實有兩把刷子 — 他生涯25.7%三振率、16.9%三振率減保送率都優於聯盟平均,職涯FIP- 也是很出色的77(且生涯僅有一年超過85)。難以被敲重傷害的擊球更是他的招牌 — 自2011年後,沒有投手的HR/FB(被擊出飛球後形成全壘打的機率)比Cishek的7.4%更低(至少投滿400局)、他的0.284BABIP值同樣比平均還要低。搭配生涯高達1.6的滾飛比,
運彩領錢
打者幾乎很難從Cishek手上輕鬆敲出長打;雖然偶有保送麻煩,但生涯9.58的K/9值、搭配0.53的HR/9,還是讓他在MLB屹立七年之久、而且有其中六年的防禦率低於3.2。 無庸置疑地,Cishek是個無論工作量、投球效率都很穩定強健的救援投手。既然他的實績如此出色、32歲的年紀也不算大,為何只能拿到650萬的年薪?他去年的臀部傷勢應該會是原因之一,另一個因素則是球威衰退的疑慮: 上圖顯示的是Cishek的伸卡球、滑球過去幾年逐季的均速漲跌。這兩顆加總用量逼近90%的球種,過去幾年的球速不斷下探 — 伸卡球從生涯前四年每季都超過93英哩的均速、一路下衰至本季的90.9英哩;滑球更是連續五年下滑超過一英哩,跌幅不可謂不大。雖然Brownson在他的分析文中提到Cishek的球路位移量有提高的跡象,但下滑的球速仍意味著投球的容錯空間將越來越小;現在他必須更倚賴控球和球路的位移,因為他的臀部傷勢、老化的年紀都可能使其球威再度走下波。 然而,雖然年紀、傷勢和近年球速退化的跡象都是隱憂,但小熊簽下Cishek的花費也不算多;只要他過去幾年頂級的救援身手能維持六七成、持續繳出優於聯盟平均水準的投球表現、每年貢獻個50局,650萬的年薪就很有機會值回票價。雖然球威下滑的趨勢看起來已是既定事實,但過去三年Cishek對戰打者的xwOBA值仍是出色的0.289、遠優於聯盟均值;近兩年,他也還是在108.2局的投球中繳出2.48防禦率。簽下Cishek的另一個好處是讓小熊牛棚多一位剋右打專家 — 憑藉側投優勢,他生涯對戰右打的OPS僅有0.553、近三年則是0.543,代表右打者對決Cishek時簡直就是束手無策、任他宰割。
左打者是Cishek的相對弱點 — 近三季他對戰左打的OPS是0.724,但小熊牛棚有Justin Wilson、Carl Edwards兩位對戰左打者效率出色的投手可以輔助。Cishek的任務就是補上離隊的Hector Rondon的空缺,他們的薪水相差不多,但前者對戰右打者明顯更有效率;這筆補強也讓小熊中繼群除了Pedro Strop之外,能有另一個夠可靠的右投手(如果Morrow得當終結者的話)。以不算太高的金額來說,個人認為這是一筆還不錯的投資;即便Cishek下滑的球速、本季困擾他的臀部傷勢仍然都是風險。 面對小熊積極的招兵買馬,同分區勁敵紅雀也不落人後地買進老將Gregerson。雖然這位老球皮今年過得不甚順遂 — 除了防禦率和FIP都破4.5之外,對戰打者的0.308xwOBA值也不出色;過去兩年都超過六成的滾地球率,本季也直接重砍一成、三振率減保送率也是近三年新低的19%。但細看他其他的進階數據,紅雀迷其實仍有不少能夠樂觀的理由 — 首先,Gregerson本季的78xFIP- 和職涯平均(79)根本雷同;過去六年他的ERA- 從未高於81、過去四季的FIP- 三度低於73、過去兩年xwOBA低到僅有0.250的精湛表現……都顯示Gregerson是個長年實力出色、唯獨今年遭遇不順的後援投手。 當然,考量他明年將要邁入34歲的年紀,
六合彩研究院即時開獎
Gregerson的球技確實有可能正在大幅老衰;但紅雀同時也只給了他一份年薪550萬、遠低於市場優質後援投手行情的報價,所以他也用不著非得拿出頂尖的表現才能對得起合約。只要Gregerson能在未來兩年投出優於平均、或至少堪用的表現,
星匯娛樂城評價
他應該就不會是一筆太差的投資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在這邊跟各位喜愛棒球的讀者們分享一個很讚的地方:MLB球迷交流園地!找不到朋友陪你一起討論棒球嗎?希望能夠認識更多的棒球同好嗎?想要每天都和我 們一起痛快地討論大聯盟的賽事和資訊嗎?趕快加入MLB球迷交流園地吧!討論比賽、大聯盟的聖地就是這裡!如果您是想搜尋一個能提供專業內容的優質棒球粉絲專頁,那我個人則是大力推薦MLB Corner,歡迎時常入內收看更多棒球文章!!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圖片來源:http://www.zimbio.com、Google.com、BrooksBaseball、Fangraphs ,